肇事造成人受伤会怎么判?


肇事造成人受伤的判决情况需要依据具体情形来判断。首先,我们要明白交通肇事行为在不同严重程度下对应不同的法律后果。 如果肇事行为未达到犯罪标准,只是一般的交通事故造成人员受伤,那么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来处理。该法第七十六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主要是涉及民事赔偿责任,责任方需要赔偿受伤者的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一系列合理费用。 然而,如果肇事行为达到了犯罪标准,就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来定罪量刑。该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根据相关司法解释,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一)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二)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三)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四)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五)严重超载驾驶的;(六)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 总之,肇事造成人受伤的判决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包括事故责任认定、受伤程度、肇事者的主观过错等。在发生事故后,肇事者应及时救助伤者、保护现场并配合相关部门的调查处理,这样可能会在后续的处理中获得相对有利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