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生效裁判文书的证明力该如何判断?

我手里有一份生效裁判文书,想把它作为证据用在新的案子里。但不太清楚在法律上,生效裁判文书的证明力是怎么去判断的。是只要生效了就一定能证明事情的真实性吗?还是有其他的判断标准呢?我很想了解这方面的法律规定。
展开 view-more
  • #裁判证明力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司法实践中,生效裁判文书具有重要的证据价值,然而其证明力的判断并非简单直接,需要遵循一定的法律原则和方法。 首先,我们要理解什么是生效裁判文书的证明力。证明力指的是证据对案件事实的证明作用和效果。生效裁判文书是经过法定程序审理后作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它所认定的事实通常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十条规定,已为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确认的基本事实,当事人无须举证证明,但当事人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的除外。这意味着生效裁判文书所确认的基本事实具有预决效力,在后续的诉讼中一般可以直接作为证据使用。 不过,判断生效裁判文书的证明力,要考虑多方面因素。一是裁判文书的作出主体。通常,由高级别的法院作出的生效裁判文书,其证明力相对更高,因为高级别法院的审判程序更加严格,审判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经验也更为丰富。二是裁判文书所涉及的案件类型和审理程序。经过一审、二审甚至再审程序的裁判文书,其证明力往往更强,因为经过多轮审理和审查,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会更加准确。 同时,还需要注意生效裁判文书的证明范围。它只对其认定的基本事实具有预决效力,对于一些附带性的事实或者法官在说理过程中的观点,并不当然具有证明力。如果一方当事人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生效裁判文书所确认的事实,那么该裁判文书在该事实的证明力就会受到削弱甚至被否定。 此外,在判断生效裁判文书的证明力时,还应当结合其他证据进行综合考量。证据之间应当相互印证、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条,才能更准确地认定案件事实。如果其他证据与生效裁判文书所确认的事实存在矛盾,就需要进一步审查核实,判断哪一方的证据更具有优势。 总之,判断生效裁判文书的证明力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裁判文书的作出主体、案件类型、审理程序、证明范围以及与其他证据的关系等多方面因素,并依据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准确判断。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