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医疗纠纷中如何与患者进行谈判?

我所在的医院最近发生了一起医疗纠纷,患者家属情绪很激动,要求高额赔偿。我负责和他们谈判,但是我不太清楚该从哪些方面入手,用什么方法能既解决问题又保障医院的合法权益,想了解下在医疗纠纷中与患者谈判的具体方法和技巧。
展开 view-more
  • #医疗纠纷
  • #谈判技巧
  • #患者权益
  • #医疗法规
  • #医患沟通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医疗纠纷中与患者进行谈判是一个需要谨慎处理的过程,以下是一些建议和相关法律依据,帮助你更好地应对。 首先,要保持冷静和专业的态度。在谈判过程中,情绪的稳定至关重要。无论患者及其家属的态度如何,都要始终以平和、理性的方式沟通。这不仅有助于营造良好的谈判氛围,也能体现医疗机构的专业形象。根据《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六条规定,卫生主管部门负责指导、监督医疗机构做好医疗纠纷的预防和处理工作,引导医患双方依法解决医疗纠纷。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应当遵守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相关规范、常规,恪守职业道德。所以,保持专业是处理医疗纠纷的基本要求。 其次,要认真倾听患者的诉求。给予患者充分的时间表达他们的想法和不满,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和关注。在倾听过程中,要记录下关键信息,以便后续分析和回应。《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十三条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并实施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设置医疗服务质量监控部门或者配备专(兼)职人员,加强对诊断、治疗、护理、药事、检查等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水平。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医疗风险管理,完善医疗风险的识别、评估和防控措施,定期检查措施落实情况,及时消除隐患。倾听患者诉求也是了解医疗服务中可能存在问题的重要途径。 然后,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在谈判中,要如实向患者介绍医疗过程、治疗方案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等情况。不得隐瞒或歪曲事实,否则可能会加重患者的不信任感,导致谈判陷入僵局。依据《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十四条,开展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等具有较高医疗风险的诊疗活动,医疗机构应当提前预备应对方案,主动防范突发风险。同时,要向患者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其书面同意;在患者处于昏迷等无法自主作出决定的状态或者病情不宜向患者说明等情形下,应当向患者的近亲属说明,并取得其书面同意。 再者,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根据实际情况,结合相关法律和医疗行业规范,提出既能满足患者合理诉求,又能保障医疗机构合法权益的解决方案。可以包括经济赔偿、改进医疗服务、提供后续治疗等方面。如果双方对解决方案存在争议,可以考虑引入第三方调解机构,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申请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的,由医患双方共同向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申请;一方申请调解的,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征得另一方同意后进行调解。 最后,要注意谈判的记录和证据保存。在谈判过程中,要做好详细的记录,包括双方的发言、提出的解决方案等内容。同时,保存好与医疗纠纷相关的各种证据,如病历、检查报告、诊断证明等。这些记录和证据在后续可能发生的法律诉讼中具有重要作用。《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发生医疗纠纷需要封存、启封病历资料的,应当在医患双方在场的情况下进行。封存的病历资料可以是原件,也可以是复制件,由医疗机构保管。病历尚未完成需要封存的,对已完成病历先行封存;病历按照规定完成后,再对后续完成部分进行封存。医疗机构应当对封存的病历开列封存清单,由医患双方签字或者盖章,各执一份。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