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工程计提减值该如何准备审计策略?


在建工程计提减值准备的审计是一个复杂且重要的过程,它对于准确反映企业资产价值、保证财务报表的真实性至关重要。以下为您详细介绍准备审计策略的相关内容。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在建工程计提减值准备的基本概念。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是指企业为应对在建工程可能发生的价值减损而预先提取的一种准备金。当在建工程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时,企业就需要按照差额计提减值准备。这一规定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 8 号——资产减值》,该准则旨在确保企业资产的账面价值不被高估,保证财务信息的可靠性。 接下来,在准备审计策略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关键方面入手。 第一,了解在建工程的基本情况。审计人员要对企业的在建工程项目进行全面梳理,包括项目的规模、进度、预算、预计完工时间等。通过实地考察和与相关人员沟通,了解工程是否存在停工、技术难题、市场变化等可能导致减值的因素。例如,如果某在建工程因技术难题导致工期大幅延长,且预计未来成本将大幅增加,那么就可能存在减值风险。 第二,评估减值迹象。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 8 号——资产减值》的规定,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对于在建工程,常见的减值迹象包括工程技术落后、市场需求变化、工程成本超支等。审计人员需要仔细分析这些迹象,判断在建工程是否存在减值的可能性。 第三,确定可收回金额。可收回金额是指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审计人员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来确定在建工程的可收回金额。对于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可以参考类似资产的市场交易价格;对于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则需要考虑工程的未来收益、成本、折现率等因素。 第四,检查减值准备的计提方法和金额。审计人员要检查企业是否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合理地计提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查看企业的计算过程是否准确,所采用的参数是否合理。例如,折现率的选择是否符合市场实际情况,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测是否有合理的依据等。 第五,关注会计处理和披露。审计人员要检查企业对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是否按照规定在财务报表中进行了充分披露。确保财务报表使用者能够清楚地了解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的计提情况及其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 在整个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需要保持职业怀疑态度,运用专业判断,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确保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的审计工作准确、可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