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见代理的风险该如何防范?


表见代理是指虽然行为人事实上无代理权,但相对人有理由认为行为人有代理权而与其进行法律行为,其行为的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的代理。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看起来好像有代理别人做事的权力,和他交易的人也相信他有这个权力,那么被他“代理”的人就要对这个交易负责。 表见代理的风险不容小觑。对于被代理人而言,可能会无端承担他人以其名义进行法律行为的后果,遭受经济损失。例如,无权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名义签订合同,被代理人可能要履行合同义务。对于相对人来说,若表见代理不成立,其交易目的可能无法实现,也会面临损失。 要防范表见代理的风险,被代理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在授权方面要谨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一条规定,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然实施代理行为,未经被代理人追认的,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所以,被代理人应明确授权范围、期限和权限,避免模糊授权。授权委托书应详细具体,不能出现容易引起歧义的表述。例如,明确写明代理人可以处理的具体事项、金额上限等。 其次,对代理人进行监督。被代理人要及时了解代理人的行为,定期检查代理事务的进展情况。一旦发现代理人有超越权限的行为,应及时制止并采取措施消除影响。若发现代理人存在滥用代理权的迹象,可提前终止代理关系,并通知相关相对人。 相对人在交易时也有相应的防范方法。一是要审查代理人的身份和权限。相对人应要求代理人出示授权委托书等相关证明文件,并仔细核实其真实性和有效性。查看授权委托书的内容是否清晰明确,是否与代理人的行为相符。可以通过与被代理人直接联系等方式,确认代理人的身份和权限。 二是进行背景调查。相对人可以通过多种渠道了解被代理人的信誉和经营状况。可以查询被代理人的工商登记信息、涉诉情况等,评估其商业信用。如果被代理人存在较多负面信息,相对人应更加谨慎地进行交易。 此外,在交易过程中要保留相关证据。无论是被代理人还是相对人,都应妥善保存与代理行为有关的文件、合同、通信记录等。这些证据在发生纠纷时可以作为证明自己主张的依据。例如,若被代理人认为代理人超越权限,就可以通过相关证据来证明;相对人若主张构成表见代理,也需要有证据支持其有理由相信代理人有代理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