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为保守商业秘密该如何处罚员工?


在探讨公司为保守商业秘密如何处罚员工之前,我们需要先明确商业秘密的定义。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具有商业价值并经权利人采取相应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经营信息等商业信息。这意味着商业秘密有三个关键要素,一是秘密性,即不为公众普遍知晓;二是价值性,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三是保密性,权利人采取了合理的保密措施。 从法律层面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若员工违反了公司的保密规定,泄露了商业秘密,公司可以采取多种处罚措施。其一,依据劳动合同或保密协议的约定要求员工承担违约责任,支付违约金。这种违约金的约定是基于双方的事先约定,具有一定的自主性,但也不能过高,否则可能会被法院或仲裁机构调整。 其二,如果员工的行为给公司造成了实际损失,公司可以要求员工进行赔偿。这里的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例如因商业秘密泄露导致的客户流失、市场份额下降等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给他人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因不正当竞争行为受到损害的经营者的赔偿数额,按照其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计算的,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 其三,若员工的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还可能要承担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了侵犯商业秘密罪,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所以,公司在处罚员工时,要根据具体情况,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