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未按约定履行服务会如何量刑?


商家未按约定履行服务的量刑情况需依实际情况而定。首先,在民事层面,如果协议签订各方已对违约金作出明确规定,只需依照协约中约定的金额予以惩处即可。条约双方可约定一方出现违约行为时须按违约情形向另一方支付相应数量的违约金,亦或约定因违约所导致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式。依据《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若约定的违约金过高超出实际损失,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有权依据当事人的申请酌情予以调整。对于延迟履行的情况,如有约定违约金,违约方在支付违约金之后仍应继续履行其债务责任。 在刑事层面,如果商家未按约定履行服务的行为构成犯罪,比如合同诈骗等,那就要依据刑法来量刑。合同诈骗是指卖家在订立、履行或者解除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或者其他手段,达到非法占有财物目的的行为。根据《刑法》规定,合同诈骗罪根据违法所得金额多少或者犯罪情节的严重程度,可能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并可能处以罚金 。不过,刑事责任主要适用于卖家严重违约或以欺诈手段获取对方财产的情况。 此外,如果商家是对消费者未按约定履行服务,其行为违反《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第十条第一款的规定,可能会面临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 相关概念: 合同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设定陷阱等手段骗取对方财产的一种犯罪行为。 违约金:是指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或者法律直接规定,一方当事人违约的,应向另一方支付的金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