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普通发票后该如何入账?


拿到普通发票入账,是企业财务处理中的常见操作。下面为你详细介绍入账的相关内容。 首先,我们要明白普通发票是什么。普通发票是在购销商品、提供或接受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中,所开具和收取的收付款凭证。它和增值税专用发票不同,普通发票不能用来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 入账的基本步骤如下:第一步是审核发票。收到普通发票后,要仔细检查发票的内容是否完整、准确。比如,发票上要有销售方和购买方的名称、纳税人识别号、地址、电话,发票的项目名称、数量、单价、金额等信息也要清晰无误。而且,发票必须有销售方的发票专用章,否则这张发票就是无效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的规定,不符合规定的发票,不得作为财务报销凭证,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拒收。 第二步是根据发票的用途进行分类。不同用途的发票,入账的科目也不一样。如果是购买办公用品的普通发票,应该计入“管理费用——办公费”科目。会计分录为:借:管理费用——办公费,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要是购买原材料的普通发票,就计入“原材料”科目。会计分录是:借:原材料,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再比如,支付员工差旅费的普通发票,计入“管理费用——差旅费”科目。会计分录为:借:管理费用——差旅费,贷:其他应收款等。 第三步是登记入账。在审核无误并分类后,要将发票信息登记到会计账簿中。可以使用电子账簿或者纸质账簿,按照会计分录的内容,将借方和贷方的金额分别记录到相应的科目中。同时,要在摘要栏注明发票的相关信息,如发票号码、业务内容等,方便日后查询和核对。 最后,要妥善保管好发票。普通发票是企业重要的财务凭证,必须保存一定的期限。根据相关规定,会计凭证的保管期限一般为30年。企业要建立健全发票管理制度,对发票进行妥善保管,防止发票丢失、损坏。如果发票丢失,要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