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建设工程该如何监管工程质量?


在建设工程中,监管工程质量是确保工程安全、可靠和符合相关标准的重要环节。下面为你详细介绍建设工程质量监管的方式。 政府部门监管是保障建设工程质量的重要力量。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依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对建设工程质量实施统一监督管理。他们通过制定和执行相关法规、标准,对建设工程的各个阶段进行监管。比如,在工程开工前,会对建设单位的施工许可证申请进行严格审查,检查各项建设条件是否完备,包括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的资质是否符合要求。在施工过程中,会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现场检查,对工程实体质量和质量行为进行监督,一旦发现质量问题,会责令相关单位限期整改。若情节严重,还会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建设单位在整个建设工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对工程质量负有首要责任。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单位要将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单位,不得迫使承包方以低于成本的价格竞标,不得任意压缩合理工期。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要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进行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确保各方对工程质量要求有清晰的认识。还要对工程建设全过程进行质量管控,协调各参建单位之间的关系,及时解决工程质量问题。在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要组织竣工验收,只有验收合格的工程才能交付使用。 勘察、设计单位的工作是建设工程的基础。依据《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勘察单位要按照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勘察,提供的勘察文件要真实、准确。设计单位要根据勘察成果文件进行设计,注明工程合理使用年限,对设计质量负责。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勘察、设计单位要参与地基验槽、基础和主体结构验收等重要环节,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与勘察、设计有关的问题。如果因为勘察、设计的原因导致工程质量问题,勘察、设计单位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施工单位是建设工程的直接实施者,对工程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明确规定,施工单位要建立质量责任制,确定工程项目的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和施工管理负责人。施工单位必须按照工程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标准施工,不得擅自修改工程设计,不得偷工减料。在施工过程中,要对建筑材料、构配件、设备和商品混凝土进行检验,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不得使用。同时,要做好隐蔽工程的质量检查和记录,隐蔽工程在隐蔽前,要通知建设单位和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 监理单位受建设单位委托,对工程建设实施监督管理。《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规定,工程监理单位要选派具备相应资格的总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进驻施工现场。监理工程师要按照工程监理规范的要求,采取旁站、巡视和平行检验等形式,对建设工程实施监理。对不符合工程质量要求的,监理单位有权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情况严重的,要责令施工单位暂时停止施工,并及时报告建设单位。如果监理单位与建设单位或者施工单位串通,弄虚作假、降低工程质量,要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除了以上各参与方的监管外,社会监督也不可或缺。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建设工程的质量事故、质量缺陷都有权检举、控告、投诉。新闻媒体等社会力量也可以对建设工程质量进行监督和曝光,促使建设工程各参与方重视工程质量。 总之,建设工程质量监管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部门、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各方共同努力,形成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监管体系,同时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才能确保建设工程质量,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