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合同的责任方面审查合同?


从合同的责任方面审查合同,是确保合同合法、公平且具有可执行性的重要环节。下面为你详细介绍审查要点和具体方法。 首先,要审查合同责任的明确性。合同中的责任条款必须清晰明确,不能含糊不清。这意味着对于各方的权利和义务要具体说明,比如在买卖合同中,要明确卖方交付货物的时间、地点、质量标准,以及买方支付货款的方式和时间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七十条规定,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等条款。如果责任不明确,一旦发生纠纷,就很难确定各方的责任,容易导致争议。 其次,审查责任的合理性。合同责任应当符合公平原则,不能使一方承担过重的责任而另一方几乎不承担责任。例如,在租赁合同中,如果约定承租方在轻微损坏租赁物的情况下要承担巨额赔偿责任,这显然是不合理的。《民法典》第六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所以在审查时,要判断责任的分配是否与双方的权利和履行能力相匹配。 再者,审查违约责任的设定。违约责任是合同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违约方的制裁和对守约方的救济。违约责任的形式通常包括违约金、赔偿损失、继续履行等。在审查时,要注意违约金的数额是否过高或过低。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规定,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同时,要审查赔偿损失的范围是否合理,是否包括直接损失和可得利益损失等。 另外,审查免责条款。免责条款是指合同中免除一方或双方未来责任的条款。在审查时,要注意免责条款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是否存在无效的情形。《民法典》第四百九十七条规定,提供格式条款一方不合理地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限制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格式条款无效。所以对于免责条款,要确保其公平合理,不能损害对方的合法权益。 最后,审查争议解决条款。争议解决条款规定了合同发生纠纷时的解决方式,如协商、仲裁或诉讼。在审查时,要明确选择的争议解决方式是否明确、合理,以及管辖机构是否具有管辖权等。这有助于在纠纷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 总之,从合同的责任方面审查合同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合同责任明确、合理、合法,以保护合同各方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