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撤销赠与合同?


在探讨如何撤销赠与合同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赠与合同的基本概念。赠与合同是赠与人把自己的财产无偿送给受赠人,受赠人同意接受的合同。这种合同通常是双方的法律行为,只有当赠与人有赠与的表示,受赠人也有接受赠与的意思表示时,赠与合同才能成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赠与合同的撤销分为任意撤销和法定撤销两种情况。 任意撤销是指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简单来说,如果赠与的是动产,比如汽车、珠宝等,在没有交付给受赠人之前,赠与人可以反悔;如果赠与的是不动产,比如房屋,在没有办理过户登记手续之前,赠与人也能撤销。不过,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适用任意撤销。《民法典》第六百五十八条明确规定:“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 法定撤销则是在特定情形下,即使赠与财产的权利已经转移,赠与人也可以撤销赠与。根据《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三条规定,受赠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一)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近亲属的合法权益;(二)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三)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赠与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 如果要撤销赠与合同,具体的流程通常如下:首先,赠与人要以书面形式通知受赠人撤销赠与的意愿,明确表达撤销的意思。如果双方因为撤销赠与合同产生了纠纷,赠与人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者诉讼等方式来解决。在协商和调解时,双方可以友好地沟通,寻求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如果协商和调解不成,赠与人可以根据合同中的仲裁条款申请仲裁,或者直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