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诉讼证据如何量刑?
我在一场官司里,发现对方提交的证据有虚假成分。我想知道,要是确定这些是虚假诉讼证据,法律会怎么给使用虚假证据的人量刑呢?我很关心这个情况的法律后果。
展开


在法律层面,虚假诉讼指的是当事人出于非法的动机和目的,利用法律赋予的诉讼权利,采取虚假的诉讼主体、事实及证据的方法提起民事诉讼,使法院作出错误的判决、裁定、调解的行为。 对于虚假诉讼证据的量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有明确规定。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此外,如果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与他人共同实施虚假诉讼行为的,从重处罚。 司法实践中,“妨害司法秩序”通常指虚假诉讼行为严重干扰了司法机关正常的审判活动,浪费了司法资源等情况。“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一般是指因虚假诉讼给他人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名誉损害等后果。法官在量刑时,会综合考虑犯罪行为的情节、危害后果、被告人的认罪态度等因素来确定具体的刑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