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犯罪如何判刑?
最近遇到个事儿让我很困惑,身边有个患有精神病的人犯了事。我想知道在法律上,精神病犯罪到底是怎么判刑的呢?是只要有精神病就不用承担责任,还是有其他规定?想具体了解下这方面的法律判定标准。
展开


精神病犯罪的判刑情况较为复杂。首先要明确,并不是所有精神病犯罪都不用承担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这就是说,如果精神病人在发病,完全无法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时犯罪,不用负刑责,但家属或监护人得看好,必要时政府强制医疗。比如,精神病人在发病时突然打人,完全不受自己意识控制,经过法定程序鉴定后,就可能不负刑事责任。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因为在精神正常时,他们能辨认和控制自己的行为,要对自己的犯罪行为负责。比如间歇性精神病患者在精神正常时故意盗窃财物,那就会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是考虑到他们虽然有一定辨认或控制能力,但还是受到精神疾病的影响。例如这类精神病人实施了伤害行为,法院在量刑时会综合考虑,适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总之,精神病犯罪的判刑关键在于其犯罪时的精神状态以及刑事责任能力的认定,会依据具体情况依法处理。 相关概念: 完全刑事责任能力:指行为人具备对自己行为的辨认和控制能力,能清楚认识到行为后果并能自主决定是否实施,要对犯罪行为承担全部责任。 限制刑事责任能力:意味着行为人由于精神等方面因素,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有所减弱,犯罪时可从轻或减轻处罚。 无刑事责任能力:表示行为人完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犯罪时不负刑事责任。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