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房屋买卖协议书该如何签?


农村房屋买卖协议书的签订是一个需要谨慎对待的法律行为,它涉及到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下将详细介绍如何签订。 首先,我们要明确农村房屋买卖的主体资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村宅基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农村房屋买卖一般只能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之间进行。也就是说,买方必须是同村的村民,具有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如果卖给非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可能会导致合同无效。 接下来是协议书的内容,这是关键部分。 协议书应当包含双方当事人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住址等,确保信息准确无误,以便在后续可能出现的纠纷中能够明确当事人身份。 要详细描述房屋的具体情况,包括房屋的位置、面积、结构、四至界限等。位置要具体到村、组、门牌号;面积要明确是建筑面积还是使用面积;结构如砖混结构、木结构等;四至界限要清晰界定房屋周边的范围,这样可以避免日后因房屋范围产生争议。 明确房屋的价款及支付方式。价款要写清楚具体金额,支付方式可以选择一次性支付或者分期支付。如果是分期支付,要约定好每期支付的时间和金额。同时,要注明支付的货币种类和支付的地点。 还需要约定房屋的交付时间和方式。交付时间要明确具体日期,交付方式要说明是现场交付钥匙等实物,还是通过其他方式完成交付。并且要约定好交付时房屋的状态,如是否包含附属设施等。 关于产权过户问题也至关重要。虽然农村房屋过户手续相对复杂,但双方应当在协议中约定办理过户的时间和相关费用的承担方。根据相关规定,办理过户需要到当地的不动产登记部门进行申请,提交相关材料,如协议书、身份证明、宅基地使用证等。 此外,协议书中还应当约定违约责任。如果一方违反协议约定,如卖方未能按时交付房屋,或者买方未能按时支付价款等,应当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违约责任的形式可以包括支付违约金、赔偿损失等。 最后,双方当事人应当在协议书上签字或盖章,并注明签订日期。为了确保协议的法律效力,也可以邀请村委会或者见证人进行见证。如果可能的话,还可以到公证处进行公证,增强协议的证明力。总之,签订农村房屋买卖协议书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