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起诉医院术后留下后遗症?


当患者在医院手术后出现后遗症并打算起诉医院时,以下是一些需要了解的关键内容和步骤。 首先,我们要明白医疗诉讼的核心在于确定医院是否存在医疗过错。医疗过错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这就为我们起诉医院提供了法律依据。 接下来是起诉的具体流程。第一步是收集证据。证据是打赢官司的关键,它包括病历资料、检查报告、手术记录等。这些资料可以证明患者在医院的诊疗过程以及术后出现的后遗症情况。患者可以凭借自己的身份证到医院的病案室复印相关资料。第二步是进行医疗鉴定。医疗鉴定可以确定医院的诊疗行为是否存在过错以及该过错与患者的后遗症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一般有两种鉴定方式,一种是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由当地的医学会组织进行;另一种是医疗过错司法鉴定,由有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进行。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鉴定方式。 然后就是向法院提起诉讼。患者需要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起诉状和相关证据。起诉状要写明原告和被告的基本信息、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等。法院受理后,会安排开庭审理。在庭审过程中,双方会进行举证、质证和辩论。法院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辩论情况作出判决。 在整个起诉过程中,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一是要注意诉讼时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所以患者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提起诉讼,否则可能会丧失胜诉权。二是要保持理性和冷静。医疗纠纷往往涉及到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经济利益,容易让人情绪激动。但在处理纠纷时,患者要保持理性,通过合法的途径解决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