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租赁合同如何解约?
我签了一份融资租赁合同,现在因为一些原因想解约,但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做。合同里也没写清楚解约的详细流程和条件,我担心自己贸然解约要承担法律责任。想了解一下,在法律层面上,融资租赁合同有哪些解约方式,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呢?
展开


融资租赁合同解约,就是让这份合同提前结束,不再对双方有约束力。以下为你详细介绍常见的解约方式和法律依据。 首先是协商一致解约。这很好理解,就像两个人一起做一件事,中途都觉得不想继续了,于是坐下来商量好,决定不做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所以,如果出租人和承租人都愿意结束融资租赁合同,那么双方可以签订一个解约协议,明确合同解除的时间、后续事项的处理等内容,这样合同就合法解除了。 其次是法定解除。这是在符合法律规定的特定情形下,当事人可以单方面解除合同。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五十四条规定了几种出租人或承租人可以解除融资租赁合同的情形。如果承租人未经出租人同意,将租赁物转让、抵押、质押、投资入股或者以其他方式处分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再比如,因不可归责于当事人的原因致使租赁物部分或者全部毁损、灭失,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承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另外,在违约解除方面,如果一方严重违反了合同约定,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另一方有权解除合同。例如承租人未按照约定支付租金,经出租人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不支付的,出租人可以要求支付全部租金;也可以解除合同,收回租赁物。这里的法律依据同样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五十二条。 在解约过程中,无论是协商解约还是法定解约,都要注意保存好相关的证据,比如协商的聊天记录、催告函等,以避免后续可能出现的纠纷。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