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房该如何进行交易?


二手房交易是指已经在房地产交易中心备过案、完成初始登记和总登记的、再次上市进行交易的房产买卖行为。以下为您详细介绍二手房交易的流程以及涉及的法律要点。 首先是购房资格核验和房源核验。在购买二手房前,购房者需要确认自己是否具有购房资格,这主要是各地根据房地产市场情况制定的政策,比如有些城市会对购房者的户籍、社保缴纳情况等进行要求。同时,售房者也需要对所售房屋进行房源核验,以确保房屋产权清晰,不存在抵押、查封等限制交易的情况。《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依法裁定、决定查封或者以其他形式限制房地产权利的房屋不得转让。 接着是签订买卖合同。买卖双方就房屋价格、付款方式、交房时间等主要条款达成一致后,签订书面的房屋买卖合同。合同中应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违约责任等内容。根据《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 然后是办理贷款手续(如果需要)。如果购房者需要贷款购房,应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提出贷款申请,并提交相关资料,如身份证、收入证明、购房合同等。银行会对购房者的资质进行审核,评估房屋价值,确定贷款额度和贷款期限。 之后是办理过户手续。买卖双方需要共同到当地的房地产交易中心办理房屋过户手续,提交相关材料,如身份证、房产证、买卖合同等。房地产交易中心会对材料进行审核,办理产权变更登记。根据《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因买卖、设定抵押权等申请不动产登记的,应当由当事人双方共同申请。 最后是交房。卖方应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和条件将房屋交付给买方,包括交付房屋钥匙、结清物业费、水电费等费用,并办理相关的交接手续。 在整个二手房交易过程中,买卖双方都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诚实守信,确保交易的合法性和安全性。如果在交易过程中出现纠纷,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方式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