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工程履约保函应该怎么写?


国际工程履约保函是指应劳务方和承包方(申请人)的请求,银行金融机构向工程的业主方(受益人)做出的一种履约保证承诺。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其撰写要点以及相关法律依据。 首先,要明确国际工程履约保函的主要内容。一般来说,保函中要包含当事人的信息,也就是申请人(承包商)、受益人的基本情况,像公司名称、法定地址等。同时,要清楚地写明担保的金额,这一金额通常是合同金额的一定比例,它是担保责任的上限。还要明确保函的有效期,即从何时开始生效,到何时失效。 从法律依据方面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的相关规定为履约保函提供了基本的法律框架。例如,合同编中对于合同的订立、履行和违约责任等规定,适用于保函所涉及的担保合同关系。在国际上,国际商会制定的《见索即付保函统一规则》(URDG758)也被广泛应用于国际工程履约保函业务。该规则对保函的定义、性质、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等进行了详细规定。 在撰写格式上,开头通常要有标题,明确为“国际工程履约保函”。然后是引言部分,说明出具保函的依据,比如“鉴于[申请人]与[受益人]于[合同签订日期]签订了[合同名称及编号]的合同,我行应申请人的申请,兹开立以贵方为受益人的不可撤销的履约保函”。 正文部分要详细阐述担保的责任。比如“我行在此无条件地、不可撤销地保证,在收到贵方第一次书面索赔通知后,立即向贵方支付不超过[担保金额]的款项,无需贵方出具证明或陈述理由”。同时,要写明索赔的条件和程序,像规定受益人提出索赔时应提供的文件和期限等。 结尾部分,要有出具保函银行的名称、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的签字、盖章,以及保函出具的日期。 总之,撰写国际工程履约保函需要严谨对待,既要符合国内法律规定,也要考虑国际惯例和规则。如果对保函的撰写不确定,建议咨询专业的律师或金融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