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答辩状应该怎么写?


劳动仲裁答辩状是在劳动仲裁过程中,被申请人针对申请人的仲裁请求及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进行回应和辩驳的法律文书。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劳动仲裁答辩状的写法及相关法律依据。 首先,一份完整的劳动仲裁答辩状通常包含以下几个部分:标题、答辩人信息、引言、答辩内容、结尾和附件。 标题部分,一般直接写“劳动仲裁答辩状”即可,让仲裁机构和对方当事人能够清晰知晓文书的性质。 答辩人信息方面,要准确写明答辩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如果答辩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还需要写明其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这些信息有助于仲裁机构准确联系到答辩人,保障仲裁程序的顺利进行。 引言部分,主要简要说明答辩人因何仲裁案件进行答辩。例如可以这样表述:“答辩人于[收到仲裁申请书的日期]收到贵委送达的申请人[申请人姓名]与答辩人[答辩人姓名]关于[具体劳动争议事项]的仲裁申请书,现针对申请书中的请求及事实理由,提出如下答辩意见。” 答辩内容是答辩状的核心部分。在这部分,答辩人需要针对申请人的仲裁请求逐一进行回应,表明是否认可该请求,并阐述具体的事实和理由。在阐述事实时,要客观、真实、详细地描述与争议相关的情况,比如入职时间、工作岗位、工作内容、工资待遇等。同时,要结合相关法律法规,说明自己的行为符合法律规定或者申请人的请求缺乏法律依据。例如,如果申请人以答辩人旷工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赔偿,答辩人可以说明自己是因合理原因请假,且按照公司规定履行了请假手续,并提供相应的证据(如请假申请单、审批记录等)。相关法律依据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六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这就要求答辩人在答辩时要注重证据的收集和提供。 结尾部分,要写明致送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名称,如“此致 [具体仲裁委员会名称]”,并由答辩人签名或者盖章,注明答辩日期。 附件部分,如果有相关的证据材料,应当在答辩状中注明附件的名称和份数,并将证据材料与答辩状一并提交给仲裁委员会。这些证据可以包括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工作邮件等,它们能够增强答辩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总之,撰写劳动仲裁答辩状要做到内容真实、逻辑清晰、法律依据充分。在撰写过程中,如果对相关法律问题存在疑问,建议咨询专业的律师,以确保答辩状能够有效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