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申诉书怎么写?


劳动仲裁申诉书,简单来说,就是当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发生劳动纠纷时,劳动者向劳动仲裁机构提交的,说明自己诉求和理由的一份书面文件。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其写法。 首先,要明确申诉书的基本格式。它通常包含标题、当事人信息、仲裁请求、事实和理由、结尾和附项这几个部分。 标题部分,直接写“劳动仲裁申诉书”即可,让仲裁机构一看就知道这是什么文件。 当事人信息要写清楚。申诉人(也就是劳动者)的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如果有委托代理人,还要写明代理人的相关信息。被诉人(即用人单位)的信息,要写清楚单位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这些信息是为了让仲裁机构能准确联系到双方当事人。 仲裁请求是申诉书的核心部分之一。这部分要清晰、明确地写出您希望通过仲裁达到的目的。比如,要求支付拖欠的工资、支付经济补偿金、补缴社会保险等。每个请求都要具体明确,例如,写明要求支付的工资数额是多少,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式和具体金额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您的仲裁请求要在这些法定范围内提出。 事实和理由部分,要详细说明劳动纠纷的发生过程。从什么时候开始在该单位工作,工作内容是什么,纠纷是如何产生的等。要客观、真实地描述事实,并且说明您提出仲裁请求的理由。比如,如果是因为单位拖欠工资,要说明拖欠工资的时间段、金额以及单位不支付工资的原因等。同时,要引用相关的法律法规来支持自己的请求。例如,如果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没有按照法律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您可以引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结尾部分,要写明“此致”以及受理该仲裁申请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名称,然后由申诉人签名并注明日期。 附项部分,要写明申诉书副本的份数以及证据清单。证据清单要详细列出您提交的证据名称、来源和证明内容等。比如,您提交的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等,都要在证据清单中一一注明。 总之,写劳动仲裁申诉书要认真、仔细,确保内容准确、完整,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