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权纠纷的诉讼时效是多久,继承权纠纷诉讼要提供哪些证据?


在法律领域,继承权纠纷是常见的民事纠纷类型之一。首先来谈谈继承权纠纷的诉讼时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在继承权纠纷中,这意味着如果继承人知道自己的继承权被侵犯了,需要在三年内向法院提起诉讼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如果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了二十年,一般情况下法院就不会再受理该案件了。不过要是存在特殊情况,法院可以根据继承人的申请来决定是否延长这个期限。 接下来看看在继承权纠纷诉讼中需要提供哪些证据。 第一类是证明当事人(原、被告及第三人)诉讼主体资格的证据。比如证明继承人是法定继承人范围内的,需要提供本人的身份证明以及与被继承人之间存在亲属关系的证明,像户口簿、出生证明等,这能证明你有参与这场继承纠纷诉讼的资格。 第二类是证明法定继承或者遗嘱继承法律关系成立的证据。对于法定继承,要提供被继承人死亡证明书,因为只有被继承人死亡这个事实发生了,才会开始继承程序;还要证明自己是被继承人的法定继承人,比如前面提到的亲属关系证明。对于遗嘱继承,需要提供被继承人的遗嘱,并且要证明遗嘱是合法有效的。比如遗嘱是被继承人真实意思的表示,没有受到胁迫、欺诈等情况,遗嘱的形式也符合法律规定,像自书遗嘱需要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等。 第三类是证明被继承人财产范围的证据。这包括被继承人的房产证明,如房产证;银行存款证明,可以到银行开具相关的账户信息;股票、基金等有价证券的证明;还有车辆行驶证等。明确了被继承人的财产范围,才能确定继承的具体对象和份额。 第四类是有具体诉讼请求金额的,应提交诉讼请求金额的计算清单。比如你要求继承的房产价值多少,要说明是依据什么方式评估得出的价值,这样法院才能更准确地审理和判决。 总之,在处理继承权纠纷时,了解诉讼时效和准备充分的证据是非常重要的,这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