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上诉是否需要鉴定?
我之前遭遇了一起交通事故,一审判决后我不太满意,打算上诉。但我不确定在上诉过程中是否需要进行鉴定,比如伤残鉴定或者车辆损失鉴定等。我想知道什么情况下上诉要鉴定,什么情况不用鉴定,所以来问问。
展开


在交通事故上诉案件中,是否需要进行鉴定需要分情况来看。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鉴定的概念。鉴定在法律上是指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运用科学技术或专门知识对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在交通事故里,常见的鉴定有伤残鉴定、车辆损失鉴定等。 从法律依据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规定,当事人可以就查明事实的专门性问题向人民法院申请鉴定。当事人申请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具备资格的鉴定人;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指定。当事人未申请鉴定,人民法院对专门性问题认为需要鉴定的,应当委托具备资格的鉴定人进行鉴定。 如果在一审中已经进行了全面且合理的鉴定,并且相关鉴定结论被双方认可或者经法院审查认为合法有效,那么在上诉时通常不需要重新鉴定。因为一审的鉴定结果已经可以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 然而,如果出现以下情况,上诉时可能就需要鉴定:一是一审中没有进行相关鉴定,而该鉴定对于查明案件关键事实至关重要。比如在交通事故中涉及伤者是否构成伤残以及伤残等级,但一审时没有做伤残鉴定,上诉时就可能需要进行。二是一审的鉴定存在程序违法、鉴定机构或鉴定人员不具备相应资质、鉴定结论明显依据不足等问题。这种情况下,当事人可以在上诉时申请重新鉴定,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理由成立的,一般会准许重新鉴定。 所以,交通事故上诉是否要鉴定不能一概而论,要结合具体案件情况和法律规定来判断。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