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结构是攻击防御平衡吗?
我正在参与一场民事诉讼,感觉原被告双方在法庭上就像在互相攻击和防御。我想知道,从法律上来说,民事诉讼结构是不是追求攻击防御平衡呢?这种平衡在实际的诉讼过程中是如何体现的呢?
展开


民事诉讼结构确实追求攻击防御平衡。简单来讲,攻击防御平衡是指在民事诉讼中,原被告双方在诉讼权利和手段上大致相当,能够平等地进行攻击和防御,以此保障诉讼的公平公正。 从法律依据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八条规定,民事诉讼当事人有平等的诉讼权利。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保障和便利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对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这一规定是攻击防御平衡原则的重要体现。 在具体的诉讼过程中,原告通过提出诉讼请求、陈述事实和理由、提供证据等方式进行攻击。比如,在合同纠纷中,原告可以主张被告违约,并提供合同文本、聊天记录等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而被告则可以通过反驳原告的请求、提出反诉、对原告提供的证据进行质证等方式进行防御。例如,被告可以辩称自己并没有违约,是原告先违反了合同约定,并且提供相应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法院在其中起到居中裁判的作用,要保障双方当事人能够充分行使自己的诉讼权利,避免一方当事人因为诉讼地位、经济实力等因素而在诉讼中处于明显的劣势。如果一方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受到了侵犯,法院有责任进行纠正。总之,攻击防御平衡是民事诉讼的重要理念和原则,对于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实现司法公正具有重要意义。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