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借贷复利是否合法?


在探讨民间借贷复利是否合法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复利。复利简单来说,就是把上一期的利息加入本金,然后再计算下一期的利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利滚利”。 在民间借贷中,对于复利的合法性不能一概而论,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除外。这里所说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是指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自2019年8月20日起每月发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如果在计算复利后,最终的利率没有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那么这种复利的约定是受到法律保护的。举例来说,如果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是3%,四倍就是12%。只要最终按照复利计算出来的年利率不超过12%,这个复利的约定就是合法有效的。 然而,如果计算复利后,利率超过了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对于超过部分的利息,人民法院是不予支持的。比如双方约定的复利计算方式导致最终年利率达到了15%,超过了刚才举例的12%,那么超过的3%这部分利息,出借人就不能通过法律途径要求借款人支付。 此外,在实践中,法院在审理涉及复利的民间借贷案件时,还会审查复利的计算是否存在其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或者是否存在违背公序良俗等情况。如果存在这些情形,即使复利计算后的利率没有超过法定上限,该复利约定也可能被认定为无效。 综上所述,民间借贷复利在一定条件下是合法的,关键在于最终的利率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出借人和借款人在进行民间借贷活动时,应当了解相关法律规定,明确约定利息和复利的计算方式,以避免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