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物流算诈骗吗,会怎么判?
我网购后发现商家提供的物流信息是虚假的,货物根本没发出。我怀疑商家在搞诈骗,想知道这种虚假物流的情况在法律上到底算不算诈骗,如果算的话会怎么判刑?
展开


首先来分析虚假物流是否构成诈骗。诈骗指的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在虚假物流的场景中,如果商家或者相关人员故意提供虚假物流信息,让消费者误以为商品正在运输或者已经送达,从而骗取消费者支付货款或者其他费用,并且达到一定数额,那就很可能构成诈骗。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对于“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根据相关司法解释,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不过,不同地区可能会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上述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 如果只是偶尔的虚假物流,且涉及金额较小,没有达到诈骗罪的立案标准,可能不构成刑事犯罪,但这种行为也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消费者可以通过向平台投诉、向消协反映等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要求商家退款、赔偿损失等。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