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错推定是特殊侵权吗,责任怎么算?


在法律领域,过错推定是否属于特殊侵权以及责任如何计算是很重要的问题。下面为你详细解答。 首先,过错推定是特殊侵权的一种规则原则。在一般的侵权行为中,通常遵循“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也就是说原告需要证明被告存在过错,才能要求被告承担侵权责任。然而,过错推定则不同。它是指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一旦发生了损害事实,法律就直接推定行为人存在过错,除非行为人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否则就要承担侵权责任。这降低了受害人的举证难度,更有利于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过错推定在特殊侵权中的应用有相关规定。例如,第一千二百五十三条规定,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赔偿后,有其他责任人的,有权向其他责任人追偿。这就是典型的过错推定在特殊侵权中的体现。 那么,过错推定责任怎么算呢?通常情况下,责任的计算要结合具体的侵权行为和造成的损害后果。一般会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损害后果,包括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等。比如,因建筑物脱落造成他人身体受伤,那么医疗费用、误工费、护理费等都属于损害后果的范畴,侵权人需要进行赔偿。 二是因果关系,即行为人的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必须存在因果联系。如果损害后果不是由行为人的行为直接导致的,那么行为人可能不需要承担责任。 三是过错程度,虽然过错推定是先推定行为人有过错,但如果行为人能够证明自己的过错程度较轻,也可以适当减轻其责任。 此外,在计算责任时,还需要考虑法律规定的其他因素,如是否存在免责事由等。比如,如果能够证明损害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那么行为人可能不承担责任。 综上所述,过错推定属于特殊侵权的规则原则,其责任的计算要综合考虑损害后果、因果关系、过错程度等多方面因素,并严格依据相关法律规定来确定。在实际生活中,如果遇到涉及过错推定的侵权纠纷,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律师,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