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盘亏是否属于营业外支出?
我公司在进行资产盘点时,发现有固定资产盘亏的情况。我不太清楚在会计处理和税务规定上,固定资产盘亏能不能算作营业外支出,这样处理对公司的财务和税务有什么影响呢,想了解一下相关的法律规定。
展开


在会计和税务处理中,固定资产盘亏通常属于营业外支出。下面为你详细解释: 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固定资产盘亏,是指企业在进行资产清查时,发现实际拥有的固定资产数量比账面记录的数量少,这种情况并非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所必然产生的,与企业的主营业务没有直接关联,所以一般会将其归类为营业外支出。 从法律依据来看,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规定,固定资产盘亏造成的损失,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发生固定资产盘亏时,按盘亏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科目,按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按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借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按固定资产的原价,贷记“固定资产”科目。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处理时,按可收回的保险赔偿或过失人赔偿,借记“其他应收款”科目,按应计入营业外支出的金额,借记“营业外支出——盘亏损失”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在税务方面,根据《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规定,企业固定资产盘亏、丢失损失,为其账面净值扣除责任人赔偿后的余额,应依据相关证据材料确认。企业因固定资产盘亏发生的损失,在按规定向税务机关进行申报后,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所以,无论是从会计处理还是税务规定的角度,固定资产盘亏通常都被认定为营业外支出。但企业在处理时,要严格按照相关会计准则和税务规定进行操作,保存好相关的证据材料,以确保财务处理的合规性和税务申报的准确性。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