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中介领取失业金是否要坐牢?


在探讨经过中介领取失业金是否要坐牢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领取失业金的正常途径和条件。失业金,也叫失业保险金,是国家给予失业人员在失业期间的一种临时补偿,目的是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失业人员符合下列条件的,从失业保险基金中领取失业保险金:(一)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已经缴纳失业保险费满一年的;(二)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三)已经进行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正常情况下,只要符合上述条件,失业人员可以自行前往当地的社保经办机构申请领取失业金。 然而,通过中介领取失业金往往涉及违法行为。中介为了帮人领取失业金,可能会采用虚构事实、伪造材料等手段。比如,伪造劳动合同解除证明、虚构失业原因等。这种行为属于骗取社会保险待遇。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八条明确规定,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退回骗取的社会保险金,处骗取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这意味着,如果通过中介骗取失业金,首先会被要求退还骗取的金额,并且会面临罚款。 那是否会坐牢呢?这就要看情节的严重程度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当骗取失业金的数额达到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时,就可能会被认定为诈骗罪,从而面临刑事处罚,也就是有可能会坐牢。不同地区对于诈骗罪“数额较大”等标准的规定可能会有所差异,但总体来说,如果骗取的失业金金额较大,就存在坐牢的风险。 此外,一旦因为骗取失业金被追究刑事责任,个人的信用记录也会受到严重影响,这将对未来的贷款、就业等诸多方面产生不利后果。 所以,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和损失,建议失业人员按照正规程序,通过合法途径申请领取失业金,不要轻信中介的承诺,更不要参与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