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分配协议书不公证是否有效?
家里老人去世后,几个继承人打算自行签订一份遗产分配协议书,对老人留下的房产、存款等进行分配。但有人提出去做公证,也有人觉得麻烦不想去。想知道如果不做公证,这份遗产分配协议书在法律上能不能算数,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展开


遗产分配协议书不公证也是有效的。 首先,给您解释一下什么是遗产分配协议书,它就是遗产继承人及有关当事人之间,就遗产怎么分配商量好后达成的协议。 从法律上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相关法律规定,只要满足一定条件,即便没经过公证,协议也具有法律效力。这些条件如下: 一是协议的各方当事人都得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简单讲,就是能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对自己签协议这个行为负责,比如年满18周岁且精神正常的人一般就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二是协议内容必须是各方真实的想法,不存在谁欺骗谁、威胁谁的情况。比如不能有人逼迫另一个继承人放弃应得的份额。 三是协议不能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也不能违背公序良俗。像不能通过协议去分非法获取的财产,也不能有违背社会基本道德伦理的内容。 公证并不是遗产分配协议生效的必要条件,它的作用主要是证明协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增强协议的公信力。也就是说,公证后的协议在作为证据使用时,效力可能会更高。但即便没公证,只要满足上述条件,协议就是有效的,对签订协议的各方都有法律约束力,各方都要按照协议履行。如果有人不遵守,另一方可以拿着协议去法院,要求对方履行。 相关概念: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指自然人能够通过自己的独立行为进行任何民事活动,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公序良俗: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的简称,就是社会的一般道德和正常秩序 。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