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协议未公证有效吗
家里老人去世后,几个兄弟姐妹私下签了一份继承协议,对老人留下的房产等遗产进行了分配,但没有去做公证。现在有人提出怀疑,说没公证可能不行。我想知道这种没经过公证的继承协议,在法律上到底有没有效啊?
展开


继承协议即便没有经过公证,也是可能有效的。 首先,公证并非继承协议生效的必备条件。从法律规定来讲,《民法典》规定,只要协议满足一些条件就具备法律效力。 第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简单说,签协议的人得是能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人,比如精神正常、达到法定年龄等。像未成年人或者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人签的继承协议就是无效的。 第二,意思表示真实。这意味着签协议的各方都是真心实意这么做的,没有受到欺诈、胁迫等。要是有人是被威胁着签的协议,那这个协议就可能无效。 第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也就是说协议内容不能违法,也不能违背基本的道德伦理和社会秩序。 虽然公证不是必要条件,但公证能提升协议的证明力和公信力。在发生纠纷时,经过公证的协议在法院更容易被认可和采信。但如果协议本身存在欺诈、胁迫等导致无效的情形,或者内容违法,即便公证了也可能无效。 相关概念: 民事行为能力:指自然人能通过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意思表示真实:指表意人表示于外部的意思与其内心真实意思一致。 公序良俗: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的简称,指的是社会正常运转的一般秩序和基本的道德伦理规范。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