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这句话正确吗?

我在和朋友讨论法律相关话题时,提到了‘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朋友说这话不对,但我觉得是对的。我不太确定,想问问从法律层面来看,‘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这种表述到底正不正确呢?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这种表述是完全正确的,并且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有着明确的体现和重要的意义。


从概念上来说,公民的合法权益指的是公民依据法律规定所享有的各种权利和利益,像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政治权利等,这些权益受到法律的保护。法律就是用来维护社会秩序,确保公民能够在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中行使自己的权利。


我国《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在很多条款中都体现了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精神。比如《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是从宏观层面为保障公民权益奠定了基础。同时,宪法还对公民的平等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自由等诸多权利进行了明确规定,为公民合法权益提供了根本保障。


除了宪法,我国还有一系列的部门法来具体保障公民的各项权益。例如《民法典》,它是一部保障公民民事权利的基本法律,详细规定了公民在物权、债权、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等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当公民的这些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依据《民法典》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再比如《刑法》,它通过对犯罪行为的制裁,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当公民的生命、健康、财产等受到犯罪行为的侵害时,刑法会对犯罪人进行惩罚,从而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此外,我国还有《劳动法》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等专门法律。这些法律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全方位、多层次地保障着公民的合法权益。所以,‘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不仅表述正确,而且是我国法律的重要使命和价值追求。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

维护国家、集体和公民的合法权益存在什么需要改正的地方吗?

我在学习法律相关内容时,看到‘维护国家集体和公民的合法权益’这句话,感觉表述好像不太严谨,但又不太确定。想了解下这句话有没有需要改错的地方,在法律层面对于这种权益维护的准确表述是怎样的。

有力保障和有利保障有什么区别?

我在看一些法律文件的时候,经常会看到‘有力保障’和‘有利保障’这两个词。我不太清楚它们在法律语境里到底有啥不同,感觉意思有点相近,但又好像不太一样。想了解下这两个词在法律层面的具体区别是啥。

侵犯合法权益和侵害合法权益有什么区别?

我在一些法律文件和新闻里,经常看到‘侵犯合法权益’和‘侵害合法权益’这两种说法。我不太明白,这两个表述到底有没有区别呢?它们在法律上的含义是一样的吗?在实际的法律应用中,使用这两个词会有不同的后果吗?我想弄清楚这些问题。

公民违反法律应受到相应的处罚,这句话对吗?

我有点疑惑,在生活中大家常说公民违反法律就得受到相应处罚。但我不太确定这是不是绝对的,会不会存在一些特殊情况呢?想了解下从法律专业角度来看,‘公民违反法律应受到相应的处罚’这句话到底正不正确。

保障合法权益是什么意思?

我不太理解保障合法权益这个说法。平时总听人说要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但具体不太清楚这到底意味着什么。是指保护自己在法律允许范围内的权利不受侵犯吗?能举例说明一下吗?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相统一是正确的吗?

我一直不太理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有人说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统一的,可我不太确定这种说法对不对。我想知道在法律层面,权利和义务到底是不是统一的,希望能得到专业解答。

关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表述错误的是哪种情况?

我在学习法律知识时,看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个概念。但做题时遇到判断表述正误的题有点懵,不清楚怎样的表述是错误的。想弄明白从法律专业角度,哪些关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说法不符合规定,求解答。

法律为什么是公民的保护伞?

我一直不太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对我们公民到底有啥用,经常听说法律是公民的保护伞,可具体是怎么保护的呢?我想了解一下法律是通过什么方式、什么途径来保障我们公民的权益的,它的保护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这种说法对吗?

我在学习法律知识的时候,看到有人说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但是我不太确定这个说法是否正确。宪法涵盖了很多方面的内容,为什么会说它主要是保障公民权利呢?我想了解一下这背后的法律依据和原理。

法无禁止皆可为是公民的什么权利?

我不太理解‘法无禁止皆可为’这句话。想知道在法律层面,这说的是公民的什么权利呢?在日常生活中,怎么判断自己依据这个原则做事是合法的呢?希望能得到专业解答。

法律的主体是公民还是人民?

我一直搞不太清楚在法律里主体到底指的是公民还是人民。在日常生活中,感觉这两个概念好像差不多,但在法律层面肯定有区别。我就想知道在法律规定里,到底谁才是法律的主体,这对我理解一些法律问题很关键。

法律是否保护每个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我想知道在日常生活里,是不是不管是谁,只要是合法权益,法律都会保护呢?比如我个人的财产、名誉这些权益要是受到侵犯了,法律真的能保障我不受侵害吗?我有点不太确定,想了解一下具体情况。

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还是人民权利的保障书?

我一直不太理解,宪法里经常提到保障权利,可有时候说公民,有时候说人民,我就很疑惑宪法到底是保障公民权利的,还是保障人民权利的呢?想搞清楚这两者之间到底有啥区别,宪法到底保障的是谁的权利。

我国公民的平等权利是公民的什么?

我想知道在法律层面,我国公民所享有的平等权利,它对于公民来说意味着什么呢?是一种基本权利吗?还是有其他特殊的定义和作用?希望了解这方面的法律知识。

为什么要保障罪犯的合法权益呢?

我有点想不明白,罪犯都犯了法,为啥还要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啊。我感觉他们做了错事,就应该什么权益都没有才对。我想了解下从法律角度看,保障罪犯合法权益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关于法律权利的说法,正确的是怎样的?

我对法律权利这方面不太了解,想知道关于法律权利的正确说法是什么。比如法律权利具体包括哪些内容,有什么特点,它和我们日常生活有什么关系,在什么情况下我们能行使这些权利。希望能有专业的解答让我明白。

扩大基层民主权利的说法正确吗?

我不太确定‘扩大基层民主权利’这种说法准不准确。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能听到基层民主相关的话题,也知道基层民主很重要,但对于说‘扩大基层民主权利’,我就有点拿不准了,想知道从法律角度来看,这种表述是不是合理的。

国家是否保障公民的一切利益?

我有点搞不清楚,国家是不是会保障我们公民的所有利益呢?比如我自己有一些比较特殊的小想法带来的利益,或者不太符合常规的利益诉求,国家也会保障吗?想了解下这方面的法律规定。

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是我国法律所保护的重要内容吗?

我有点不太清楚在我国法律体系里,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到底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我知道它们很重要,但不确定是不是受到法律严格保护的,想了解一下相关的法律依据和具体情况,看看法律在这方面是怎么规定的。

“有效的保障”和“有效地保障”哪个表述在法律语境中更合适?

我在起草一份法律文件时,遇到了用词的困惑。文件里需要表达对权益的保障,拿不准该用“有效的保障”还是“有效地保障”,不清楚在法律规范和正式文书里,哪种表述更符合要求,更能准确传达法律上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