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证会法官不让当事人讲话,只有法官问,这样做对吗?
我参加了一个听证会,过程中法官一直不让我讲话,都是他在问问题,我觉得自己没办法充分表达想法。我想知道在法律上,听证会里法官这样的做法到底对不对,我该怎么维护自己的权益呢?
展开


在听证会中,法官不让当事人讲话,只有法官进行提问这种情况是否正确,需要分情况来看。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听证会的基本概念。听证会是司法程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目的是让各方当事人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意见和诉求,同时让法官全面了解案件的事实和相关情况,以便做出公正的裁决。在这个过程中,当事人享有陈述权和申辩权,这是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重要体现。 从法律依据来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保障和便利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在听证程序中,当事人有权就案件事实、证据、法律适用等方面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意味着法官有义务保障当事人的这些权利,不能随意剥夺当事人讲话的机会。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法官可能会对听证会的进程进行一定的把控。比如,当当事人的发言偏离主题、重复表达、进行不恰当的言论攻击或者违反听证纪律时,法官为了保证听证会的顺利进行和效率,可能会适当限制当事人的发言。但这种限制应该是合理的、有必要的,并且法官应该向当事人说明原因。 如果法官在没有正当理由的情况下,完全不让当事人讲话,这显然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当事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可以在听证会结束后,向该法官所在法院的相关部门反映情况,比如纪检监察部门或者审判管理部门,要求对该问题进行调查和处理。也可以在后续的诉讼程序中,向上级法院提出申诉,说明在听证过程中自己的权利没有得到保障,请求上级法院进行监督和纠正。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