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保全在原告撤诉后是否能解除?
我之前起诉别人,申请了诉讼保全。现在我打算撤诉,不知道之前做的诉讼保全能不能解除。如果能解除,具体是怎么个流程?我比较担心撤诉后保全不解除会对对方造成不必要的影响,也怕自己后续会有麻烦,想了解相关法律规定。
展开


诉讼保全,简单来说,就是在打官司的过程中,为了防止被告转移、隐匿、变卖财产,保障将来生效判决能够顺利执行,法院根据原告的申请,对被告的财产采取的一种限制措施。 当原告撤诉后,诉讼保全一般是可以解除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六十六条规定,裁定采取保全措施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作出解除保全裁定:(一)保全错误的;(二)申请人撤回保全申请的;(三)申请人的起诉或者诉讼请求被生效裁判驳回的;(四)人民法院认为应当解除保全的其他情形。原告撤诉就属于申请人撤回保全申请这种情形,所以法院通常会解除保全。 在实际操作中,原告撤诉后,一般需要向法院提交解除保全的申请。法院在收到申请后,会对申请进行审查。如果符合解除保全的条件,法院就会作出解除保全的裁定。然后,法院会按照规定的程序通知相关的协助执行单位,比如银行、不动产登记部门等,解除对被告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 不过,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即使原告撤诉,法院也可能不立即解除保全。例如,如果被告提出了反诉,并且反诉也涉及到财产争议,法院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继续维持保全措施。另外,如果存在可能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等特殊情形,法院也可能会综合考虑后再决定是否解除保全。 总之,原告撤诉后,诉讼保全原则上是能解除的,但具体情况还需要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和法院的裁定来确定。在处理这类问题时,建议及时与法院沟通,按照法院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