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假冒标签是否违法?


制造假冒标签是违法的行为。下面从多个方面来详细阐述这一问题。 首先,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角度来看。商标是企业用来区别自己商品或服务和其他企业商品或服务的标志,而假冒标签往往涉及对他人商标的侵犯。根据《商标法》第五十七条规定,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以及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等行为,均属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制造假冒标签很可能就构成了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这一侵权行为。一旦构成侵权,商标注册人有权要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其次,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层面来说。市场竞争需要遵循公平、公正、诚实信用的原则。制造假冒标签可能会使消费者对商品的来源产生误认,从而扰乱市场的正常竞争秩序。该法第六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实施擅自使用与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商品名称、包装、装潢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标识等混淆行为,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者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制造假冒标签若符合这些情况,就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监督检查部门可以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商品。违法经营额五万元以上的,可以并处违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经营额不足五万元的,可以并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再者,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角度,如果制造假冒标签的行为情节严重,还可能会构成犯罪。根据《刑法》第二百一十五条规定,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里的“情节严重”通常包括非法经营数额或者违法所得数额较大、伪造、擅自制造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数量多等情形。 综上所述,制造假冒标签不仅违反了民事法律,可能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还可能违反行政法律,面临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甚至会触犯刑法,受到刑事处罚。所以,制造假冒标签是明确的违法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