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出资算合法股东吗?
我和朋友一起开公司,当时口头说我是股东,但我一直没实际出资。现在公司盈利了,我想参与分红,可朋友说我没出资不算合法股东,没资格分红。我想知道从法律角度讲,没有出资到底算不算合法股东呢?
展开


在法律层面,没有出资是否算合法股东不能一概而论。下面为你详细分析。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股东资格的认定。股东资格,简单来说,就是成为公司股东的一种身份。要确定一个人是不是合法股东,通常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而不是只看是否出资。一般情况下,股东资格的取得方式主要有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原始取得是指在公司设立时或者公司增资时认购股份成为股东;继受取得则是通过受让、继承等方式获得股东资格。 接着,我们看一下出资和股东资格的关系。虽然出资是股东的重要义务之一,但在我国《公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中,并没有明确规定不出资就不能成为股东。比如,在实际操作中,如果公司章程、股东名册等文件明确记载了某人是股东,并且经过了工商登记,即使这个人没有出资,在对外的法律关系上,也可能被认定为合法股东。因为工商登记具有公示公信的效力,第三人基于对工商登记的信赖,会认为登记的股东是合法有效的。 然而,不出资的股东也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股东应当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股东不按照前款规定缴纳出资的,除应当向公司足额缴纳外,还应当向已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也就是说,没出资的股东虽然可能被认定为合法股东,但公司有权要求其补足出资,其他已出资的股东也可以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另外,从公司内部关系来看,如果股东之间有明确的约定,比如约定不出资就不享有股东权利,那么在公司内部,不出资的股东可能就不能完全行使股东权利,像分红权等。但这种约定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 综上所述,没有出资也有可能被认定为合法股东,但会面临补足出资和承担违约责任等法律后果,并且在公司内部的权利行使可能会受到一定限制。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