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商品房转棚改户是否合法?


老商品房转棚改户是否合法需要从多个方面来判断,下面将为您详细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棚改户和老商品房的概念。棚改户是指居住在棚户区的居民,棚户区通常是指简易结构房屋较多、建筑密度较大、房屋使用年限较长、使用功能不全、基础设施简陋的区域。而老商品房是指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商品性质住房。 从法律依据来看,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确需征收房屋的各项建设活动,应当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专项规划。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旧城区改建,应当纳入市、县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也就是说,如果老商品房所在区域被纳入了政府的棚改规划,并且该规划是符合上述法定条件的,那么将老商品房转成棚改户进行改造是合法的。 在实际操作中,老商品房转棚改户还需要遵循一系列的法定程序。政府在作出房屋征收决定前,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对征收范围内未经登记的建筑进行调查、认定和处理。对认定为合法建筑和未超过批准期限的临时建筑的,应当给予补偿;对认定为违法建筑和超过批准期限的临时建筑的,不予补偿。同时,房屋征收部门应当对房屋征收范围内房屋的权属、区位、用途、建筑面积等情况组织调查登记,被征收人应当予以配合。调查结果应当在房屋征收范围内向被征收人公布。 此外,征收补偿方案也是关键环节。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对征收补偿方案进行论证并予以公布,征求公众意见。征求意见期限不得少于30日。因旧城区改建需要征收房屋,多数被征收人认为征收补偿方案不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由被征收人和公众代表参加的听证会,并根据听证会情况修改方案。 综上所述,如果老商品房转棚改户是基于合法的规划,并且严格遵循了法定程序,保障了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那么这种转换就是合法的。但如果存在违反规划、程序不合法等情况,那么就可能涉及违法问题。被征收人在遇到此类情况时,应当及时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