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口头承诺给对方钱是否有效?

我之前口头跟朋友承诺会给他一笔钱,现在有点后悔不想给了。但朋友说我承诺了就得给,我想知道这种口头承诺在法律上到底有没有效,是不是必须得给他这笔钱?
展开 view-more
  • #口头承诺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法律领域,口头承诺给对方钱是否有效,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要明白口头承诺在法律上属于口头合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这表明口头形式订立的合同同样具有法律效力。也就是说,口头承诺给对方钱从合同形式角度是被法律认可的。 然而,一个有效的合同,除了形式合法,还需要满足一些其他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对于口头承诺给钱的情况,行为人需要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比如,不能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做出的承诺,像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他们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无效的。意思表示真实意味着做出承诺的人是在清醒、自愿的状态下表达要给钱的意愿,不存在被欺诈、胁迫等情况。如果是受到他人威胁而做出的口头承诺给钱,那么这种承诺是可以被撤销的。同时,承诺的内容不能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也不能违背公序良俗。例如,承诺给钱用于违法犯罪活动,这样的承诺就是无效的。 另外,在实际的法律实践中,存在一个证明的问题。因为口头承诺不像书面合同那样有明确的文字记录,所以在发生纠纷时,主张权利的一方需要提供证据来证明口头承诺的存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规定,证据包括:(一)当事人的陈述;(二)书证;(三)物证;(四)视听资料;(五)电子数据;(六)证人证言;(七)鉴定意见;(八)勘验笔录。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比如,可以通过聊天记录、电话录音、证人证言等证据来证明口头承诺的存在。如果无法提供有效的证据,可能会面临败诉的风险。 综上所述,口头承诺给对方钱在满足合同有效条件且有证据证明的情况下是有效的。但如果存在不符合有效条件的情形或者无法证明承诺的存在,那么该承诺可能就不具有强制执行力。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