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订合同解除协议后,原合同是否仍然有效呢?
在商业合作或日常生活中,有时会因为各种原因需要解除已签订的合同。比如合作项目无法继续推进、一方严重违约等。我想知道签了解除协议后,原合同在法律上到底是什么状态,是完全无效了,还是存在某些特殊情况仍然有效呢?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签订合同解除协议后,原合同一般情况下不再履行,其权利义务终止,但并不意味着原合同自始无效。
从合同效力本身来看,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只要签订的合同没有违反法律规定,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那么合同本身是有效的。而合同解除协议是一个新的独立的法律行为,它的目的是终止原合同的权利义务关系。
合同解除后,会产生两方面效力。一方面是向将来发生效力,即终止履行。尚未履行的部分,不再履行;另一方面,合同解除可以产生溯及力。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请求赔偿损失。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该合同尚未结算清理完毕,合同中约定的结算清理条款仍然有效。例如,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货物买卖合同,后因乙公司无法按时供货,双方签订了解除协议。但对于之前已经交付货物的款项结算等问题,若合同中有相关结算清理条款,这些条款依然有效,双方应按照条款进行结算。这是基于《民法典》的相关规定,以保障合同当事人在合同解除后的合法权益。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