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工资不走公账是否违法?
我公司给我们发工资一直不走公账,都是老板个人账户转账。我有点担心这样是否合法,会不会损害我们员工的权益,也不知道公司这样操作会面临什么后果,想了解下发工资不走公账到底违不违法。
展开


发工资不走公账是否违法,需要分情况来看。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工资支付的基本法律规定。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六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将工资支付给劳动者本人。劳动者本人因故不能领取工资时,可由其亲属或委托他人代领。用人单位可委托银行代发工资。用人单位必须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数额、时间、领取者的姓名以及签字,并保存两年以上备查。用人单位在支付工资时应向劳动者提供一份其个人的工资清单。 从上述规定来看,法律并没有明确禁止用人单位不能通过其他方式发放工资,并不强制要求必须走公账。所以,单纯的发工资不走公账,本身并不必然违法。 然而,在实际情况中,发工资不走公账可能会带来一系列违法问题。如果用人单位通过不走公账发工资来逃避税务申报,少缴或不缴应纳税款,那就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该法规定,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或者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另外,对于劳动者而言,工资不走公账可能会影响到社保缴纳基数的确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如果工资发放记录不规范,可能导致社保缴纳基数低于实际工资,损害劳动者的社保权益。而且,当发生劳动纠纷时,不走公账的工资发放方式可能会让劳动者难以举证自己的实际工资数额,增加维权难度。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