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期审理是否计入审限?
我有个官司正在法院审理,最近法院通知要延期审理。我很担心这个延期审理的时间会不会算在审理期限里,要是算进去的话,那这个官司不知道要拖到什么时候。我想知道在法律上,延期审理到底计不计入审限呢?
展开


在法律层面,延期审理是指人民法院在已经确定开庭审理日期后,或者在开庭审理过程中,由于出现某种法定事由,使开庭审理不能如期进行,或者已经开始的庭审无法继续进行,从而决定推延审理的一种诉讼制度。 而审限则是指法律规定的,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必须遵守的期限。对于案件的审理设置审限,目的在于提高司法效率,确保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能够得到及时的保障和实现。 关于延期审理是否计入审限,需要根据具体的法律规定和不同的案件类型来判断。 以民事案件为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开庭审理: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的;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的;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勘验,或者需要补充调查的;其他应当延期的情形。一般情况下,这些因法定事由导致的延期审理期间是不计入审限的。因为这些情况是不可预见、不可避免的客观因素,不能归责于法院或者当事人,若将此期间计入审限,对当事人和法院都不公平。 在刑事案件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在法庭审判过程中,遇有下列情形之一,影响审判进行的,可以延期审理: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物证,重新鉴定或者勘验的;检察人员发现提起公诉的案件需要补充侦查,提出建议的;由于申请回避而不能进行审判的。同样,这些符合法定条件的延期审理时间通常也不计入审限。这是为了保证司法程序的公正和严谨,让案件能够得到充分、准确的审理。 不过,虽然法律有这样的规定,但法院也会严格把控延期审理的适用条件,防止当事人或者其他诉讼参与人滥用延期审理制度来拖延诉讼进程。当事人如果对延期审理是否计入审限存在疑问,可以向承办法官进行咨询,了解具体的情况和法律依据。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