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中关于婚前财产的约定是否有效,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我打算和配偶签离婚协议,里面涉及婚前财产的处理。我不太确定在离婚协议里对婚前财产做的约定有没有法律效力,想知道法律对此是怎么规定的,会不会因为是婚前财产,约定就无效了呢?
展开


在探讨离婚协议中关于婚前财产的约定是否有效这个问题时,我们要先明确几个关键的法律概念。婚前财产指的是夫妻一方在结婚前就已经取得的财产,这些财产的归属一般属于财产所有者个人。而离婚协议是夫妻双方在离婚时就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达成的书面协议。 从法律规定来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规定,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这表明,法律是允许夫妻双方通过书面协议对婚前财产进行约定的。 只要离婚协议中关于婚前财产的约定满足一定条件,就是有效的。首先,双方必须是自愿达成该约定,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比如,一方不能通过威胁另一方的人身安全或者财产安全,迫使对方在协议上签字。其次,协议的内容不能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也不能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合法权益。例如,不能通过协议约定将国家所有的财产据为己有。另外,协议必须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达,不能存在重大误解等情况。如果满足这些条件,那么离婚协议中关于婚前财产的约定就具有法律效力,双方都应当按照协议的内容履行各自的义务。若一方不履行协议,另一方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履行协议。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