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的财产合同不公证是否有效?
我和配偶已经离婚了,当时就财产分配签了合同,但没去公证。现在心里有点不踏实,担心这个合同会不会因为没公证就没有法律效力,想知道这种没公证的离婚后财产合同到底有没有效啊?
展开


离婚后的财产合同不公证也是有效的。首先,公证手续并非财产合同的生效要件。 从法律规定来看,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这就表明,只要是夫妻双方对财产的约定采用了书面形式,即便没有公证,同样是受法律保护的。 同时,《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也就是说,只要离婚后的财产合同满足这些条件,即使没有经过公证,它在法律上也是有效的。 在实践中,很多离婚后的财产合同没有公证,但依然被法院认可和执行。只要合同是双方真实的意思表示,签订合同的双方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合同内容不违法违规、不违背公序良俗,就不会因为没有公证而失去法律效力。 相关概念: 民事法律行为:简单说就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像签合同这种行为就是民事法律行为。 公序良俗:指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公共秩序就是社会正常运转的一般秩序;善良风俗就是社会公认的道德准则和习俗。合同内容不能违背这些基本要求。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