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时效属于民事法律事件中的行为还是事件?
我在学习法律知识时,对诉讼时效的性质有点弄不明白。想知道在民事法律事件里,诉讼时效到底算是行为还是事件呢?感觉两者都有点沾边,希望能有专业人士帮我解答一下。
展开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民事法律行为和民事法律事件。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简单来说,就是人们有意识地去做一些能产生法律效果的事情,比如签订合同、立遗嘱等。而民事法律事件是指不以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象,不管当事人愿不愿意,它都会发生,并且会引起一定的法律后果,像人的出生、死亡,自然灾害等。 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就会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依法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法律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属于民事法律事件中的事件。这是因为诉讼时效的经过并不依赖于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也就是说,不管当事人是否希望诉讼时效到来,只要法定的时间经过了,诉讼时效就会产生相应的法律后果,即权利人可能会丧失胜诉权。它不像民事法律行为那样,需要当事人通过意思表示去实施。例如,甲借给乙一笔钱,约定还款期限届满后,如果甲在三年内没有向乙主张还款,那么三年的诉讼时效一过,若甲再向法院起诉要求乙还款,乙以诉讼时效已过进行抗辩,甲就可能会面临败诉的风险。这里诉讼时效的经过和甲、乙的主观意志没有关系,是一个客观发生的时间过程。所以,诉讼时效属于民事法律事件中的事件。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