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调解书的送达时间有限制吗
我之前打了一场民事官司,最近法院说调解书已经制作好了。但都过去好几天了,我还没收到。我就想问问,法院送达民事调解书有没有时间上的限制呀?要是一直拖着不送达,我该怎么办呢?
展开


民事调解书的送达时间在我国法律中有相关规定。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民事调解书。民事调解书是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过程中,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在查清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通过调解促使当事人达成协议而制作的法律文书。它和判决书一样,都具有法律效力。 在送达时间方面,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没有明确规定民事调解书具体的送达期限,但对整个诉讼流程和审限是有规定的。一般来说,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民事调解书作为案件审结的一种方式,其送达应当在审限内完成。因为调解是贯穿于整个诉讼过程的,如果在审限内案件调解成功,法院会尽快制作并送达调解书。这是为了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避免案件久拖不决。 如果法院没有在合理时间内送达调解书,当事人可以向法院进行询问。根据相关法律精神,司法机关应当及时处理案件并将处理结果告知当事人。当事人有权利了解案件的进展情况,法院也有义务保障当事人的知情权。所以,当事人可以通过联系承办法官或者法院的立案庭等方式,询问调解书的送达情况。 此外,如果法院故意拖延送达,导致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当事人可以通过合法途径进行反映。例如,可以向法院的监察部门或者上级法院反映情况,要求其督促尽快送达。总之,虽然法律没有明确的送达时间限制,但法院应当在合理的审限内完成调解书的送达工作。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