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秘密是多少年以上的隐私权吗?


首先,我们要明确商业秘密和隐私权是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 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具有商业价值并经权利人采取相应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经营信息等商业信息。通俗来讲,就是企业或个人拥有的一些独特的、能带来经济利益的信息,比如独特的配方、客户名单等,并且权利人采取了保密手段来保护这些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实施下列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以盗窃、贿赂、欺诈、胁迫、电子侵入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违反保密义务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教唆、引诱、帮助他人违反保密义务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获取、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第三人明知或者应知商业秘密权利人的员工、前员工或者其他单位、个人实施前款所列违法行为,仍获取、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该商业秘密的,视为侵犯商业秘密。本法所称的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具有商业价值并经权利人采取相应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经营信息等商业信息。 而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它主要保护的是个人的隐私,比如个人的生活细节、通信内容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从上述定义和法律规定可以看出,商业秘密和隐私权有着本质的区别。商业秘密侧重于商业领域的信息保护,主体可以是企业或个人;而隐私权主要是针对自然人的人格权利保护。并且,并不存在商业秘密是多少年以上的隐私权这种说法,它们是基于不同法律保护目的而设立的概念。 在实际生活中,如果遇到侵犯商业秘密或隐私权的情况,权利人可以依据相应的法律规定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比如,对于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可以要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权、赔偿损失等责任;对于侵犯隐私权的行为,也可以要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