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是否属于具体行政行为?
我之前遇到了一起交通事故,交警给出了责任认定。但我对这个认定有些疑问,想知道能不能通过行政复议之类的途径解决。我就想了解下,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到底属不属于具体行政行为啊?要是属于的话,我就能通过行政途径维权了。
展开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是否属于具体行政行为,这是一个在法律实践和理论探讨中备受关注的问题。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具体行政行为。具体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活动中,针对特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就特定的具体事项,作出的有关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义务的单方行为。简单来说,就是行政机关针对某个人或某个事情做出的有特定影响的决定。 对于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理论界和实务界存在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属于具体行政行为。理由是,交警部门作为行政机关,在处理交通事故时,根据现场勘查、调查等情况,对事故双方的责任进行划分,这个认定结果直接影响到当事人在民事赔偿、行政处罚甚至刑事责任等方面的权利和义务,与具体行政行为的特征相符。 然而,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并不属于具体行政行为。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这表明,交通事故认定书是一种证据,而不是行政机关对当事人权利义务进行直接处分的具体行政行为。 从实际操作层面来看,当事人如果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不服,不能直接针对该认定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但可以在后续的民事诉讼中,向法院提出自己对事故责任认定的异议,并提供相应的证据,由法院对事故责任进行重新审查和判断。法院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证明力进行审查,最终确定当事人的赔偿责任。 综上所述,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不属于具体行政行为,而是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当事人在面对对自己不利的责任认定时,应通过在民事诉讼中举证等合法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