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条上没按手印,这样的借条有效吗
我之前借钱给别人,当时写了借条,对方也签了字,可没按手印。现在到了还钱的时候,对方却拖着不还。我有点担心这借条没按手印会不会没法律效力,想知道这种没按手印的借条到底有没有效啊?
展开


借条上没按手印,在符合一定条件下是有效的。 首先,按手印并不是借条生效的必备条件。在民法里,签字和按手印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根据《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这意味着即使借条上没有按手印,只要有签字或者盖章,合同在满足一定条件时也能成立。 另外,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就是说双方在写借条时得能明白自己在做什么、有相应的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也就是双方是真心实意达成借款约定的,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况;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比如借款用途不能是违法犯罪的。只要借条符合这些条件,即便没按手印,也是有效的。 举个例子,小李借给小张一笔钱,小张写了借条并签了名,小李也把钱借给了小张,小张接受了借款。这个过程中,双方都有行为能力,是自愿的,借款用途也合法,那么这张没按手印的借条就是有效的。 所以,没按手印不必然导致借条无效。不过,为了更好地保障自身权益,在书写借条时,除了签字,按手印或者签字加按手印能进一步加强借条的证明力。 相关概念: 民事行为能力:指能够以自己的行为依法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从而使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资格。 意思表示真实:是指表意人表示于外部的意思与其内心真实意思一致。 公序良俗: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的简称,指的是社会一般利益和一般道德观念 。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