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款做理财产品是否违法?


公款做理财产品是否违法需要分情况来看,下面为您详细解释。 首先,我们要明确公款的概念。公款通常是指国家、集体所有的货币资金,或者由国家管理、使用、运输、汇兑与储存过程中的私人所有的货币。简单来说,就是属于公家的钱。 从法律规定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规定了挪用公款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用公款做理财产品属于营利活动,如果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将公款挪出来去做理财产品,那就很可能构成挪用公款罪。这里的“营利活动”,就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而进行的活动,购买理财产品显然符合这一特征。比如,某单位的财务人员私自将单位的公款拿去购买理财产品,赚取的收益归自己所有,这种行为就触犯了挪用公款罪。 对于非国家工作人员,如果利用职务之便,将本单位资金挪作购买理财产品等营利活动,可能会涉嫌挪用资金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构成挪用资金罪。 然而,如果是经过合法的程序和审批,以单位的名义将公款用于合理的理财投资,并且收益归单位所有,那就不一定违法。比如,一些国有企业经过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准,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将闲置资金用于购买低风险的理财产品,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这种情况下就不构成违法。 综上所述,用公款做理财产品是否违法,关键在于是否经过合法审批、是否归个人使用以及是否构成挪用等行为。在实际操作中,一定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避免因违规行为而承担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