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利贷是否属于经济犯罪?


要判断高利贷是否属于经济犯罪,需要对高利贷和经济犯罪的概念有所了解,并且结合具体的法律规定来看。 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高利贷的定义。高利贷就是出借人以高额利息向他人提供借款的行为。在我国,民间借贷的利率是受到限制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除外。也就是说,如果借款利率超过了这个标准,超出部分的利息是不受法律保护的。 而经济犯罪是指在经济活动中,违反国家经济管理法规,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依照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单纯的高利贷本身并不一定构成经济犯罪。但是,如果在放高利贷的过程中,存在以下一些行为,就可能涉及经济犯罪了。 比如,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就构成高利转贷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规定,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再比如,如果放高利贷的人在催收过程中,使用暴力、威胁等手段,可能会涉及敲诈勒索罪、非法拘禁罪等其他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第二百三十八条规定,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 所以,不能一概而论地说高利贷属于经济犯罪,要根据具体的行为和情节来判断。如果遇到了高利贷问题,要及时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