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不发年终奖是否合法?


在探讨过年不发年终奖是否合法这个问题时,我们需要先了解年终奖的定义。年终奖,简单来说,就是用人单位在年末给予员工的奖励,它属于工资的一部分。不过,年终奖与基本工资不同,它并非强制发放的。 从法律规定来看,根据《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工资总额由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这六个部分组成,其中奖金就包含了年终奖。但是,目前并没有法律法规明确要求用人单位必须发放年终奖。 年终奖的发放主要依据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如果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明确规定了年终奖的发放条件、标准和方式,或者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了年终奖,那么用人单位就应当按照规定或约定发放。例如,规章制度中写明,只要员工在本年度内工作满一定时长且绩效考核达标,就可以获得年终奖。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员工满足了这些条件,而用人单位却不发放年终奖,那就属于违法行为。员工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年终奖。该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然而,如果用人单位没有相关的规章制度,劳动合同也未约定年终奖,那么是否发放年终奖以及发放的金额和方式就完全由用人单位自主决定。在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过年不发年终奖是合法的。因为用人单位有经营自主权,在法律没有强制要求的情况下,它可以根据自身的经营状况和发展需要来决定是否发放年终奖。 当遇到用人单位不发年终奖的情况时,如果有相关约定或规定,员工可以先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要求其按照约定或规定发放。如果协商不成,员工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在申请仲裁时,员工需要提供相关的证据,如劳动合同、规章制度、工资条等,以证明自己的主张。





